一个冠冕堂皇的原因是“延续子嗣”,而根本原因还是为了满足情色欲望。具体来说,有三方面原因。
纳妾最充分的理由是延续香火,以满足无子嗣和多子嗣的要求。
孟子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可见,古人对子嗣看得非常重要。但是,如果正妻多年无生育,那怎么办?那不是“不孝”了吗?那肯定不行,那肯定会受到家族、社会等多方面的谴责。为了延续香火,当然必须纳妾。谁人能承受断绝祖宗香火的罪名?所以,正妻无子,纳一妾,若还是无子,再纳一妾……
况且,古人非常看重人丁(尤其是男丁)兴旺,希望家族和民族兴旺发达、后继有人。特别是皇室,若无男丁岂不与人接班?所以,古代对繁衍子嗣非常重视,逐渐的还颁布了法律,对纳妾提出了具体要求。
《明会典刑部律例》规定:世子、郡王25岁无子可置二妾,30岁无子可置四妾;将军30岁无子可置二妾,35岁无子可置三妾;中尉30岁无子可置一妾,35岁无子可置二妾;庶人40岁以上无子可娶一妾,可见正妻无子成为纳妾的充分理由。
“多子多福”,是封建制度下的传统观念,也是小农经济背景下形成的旧观念。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为了多生儿子,那怕正妻已经生育有儿子,也还要纳妾。
纳妾最重要的原因是互相攀比,以显示自己的经济和社会地位。
古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妃”之说,更有“后宫佳丽三千人”之说,无论怎么说,皇帝身边嫔妃成群,美女如云。
皇帝妻妾成群,臣下上行下效,有地位有经济实力的人都效仿之,逐渐形成一种风气。凡有一官半职者,或者家财万贯者,似乎不纳二三小妾,不足以显示其能力和地位。
听老辈人说,过去农村一些有几十上百担田地的大户人家,一般都有一妻一妾,甚至一妻多妾。慢慢的,一些财产并不是很丰厚的小地主也纳妾,以炫耀其地位,满足其虚荣。
实际上,古代纳妾的并非所有男子,而是那些有钱有势的男子。如果命不好,生活在普通老百姓家里,只能安安心心的接受一夫一妻制。如果家里特别穷,可能连一个老婆都没有,只能打光棍。
纳妾最根本的原因是私欲作怪,以满足男性情色的欲望。
古代婚姻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其实造就了不少婚姻悲剧。古代婚姻完全是父母包办,子女毫无余地。普通百姓人家如此,大户人家更是如此,家长制作风让子女无可奈何。有的是指腹为婚,有的是强行拉郎配,根本不管你有没有感情基础,也不管你合不合得来。
一些大户人家的公子少爷,人在他乡求学,父母在家给他物色了配偶。你同意也好,不同意也好,必须成婚。实际上,父母介绍的没见过面,搞了半天毫无共同语言,总搞不到一块,以致总不怀孕生育。其实少爷日思夜梦的是求学时结识的心上人。几经折腾,终将纳为小妾,只是委屈心上人了。
也正因为古代的包办婚姻,不少明媒正娶的夫妻双方没有感情。而其父辈妻妾不少,公子少爷上行下效,无聊中为满足情色欲望成天盯着家里成群的丫环,一旦发现有中意的便纳为妾。
当然,“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自古以来,无论是富家少爷,还是农家子弟,那些吃过苦,受过难,有家国情怀的血性男子,并非三妻四妾。他们往往沉迷于自己热衷的事业。因此,不可一概而论。
结语:今人应以身体为重,以家庭为重,以事业为重,万勿利欲熏心,毁了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