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盖新房,想回去住的,回不去,常住在农村的却不想盖。
现在,农村也富裕了起来,农村人的收入也提高了不少,还有很多农村人的子女已经在大城市就业拿着高薪,所以现在盖新房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你去一趟农村,基本上随时都可以看到正在修建的新房。
除此之外,有的农村新房修得非常漂亮,还有专业的设计图纸和装修设计,并不输城里的商品房。
但是,人们逐渐发现,那些修得很好的农村新房子,大部分时间大门紧闭,是空闲的,也只有大节的时候才能看到这家人。
有人会说:“这家人真浪费,修那么好,也不住人,钱多了,烧的。”
但是,有时候看问题不能看表面,只有深入了解这背后的原因,才好发言。
农村盖新房的原因:不是显摆,而是心中的依恋
富裕了是一方面,但并不是富裕了就一定要在农村盖新房,这是很多农村人的认识。
因为再富裕,钱也是有数的。很多子女在城里就业,面临买房、婚姻、子女教育等问题,都是需要钱的,所以有一部分农村人即使富裕了,也不会翻修或重建老家的旧房子,他们会把“钱用在刀刃”上。
另外一方面,盖了新房的就是显摆吗?
显然不是的,有些农村人盖新房,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子女已经把户口迁移到了城市,子女以后只能继承宅基地土地之上的房屋使用权。子女以后无权对房子进行任何修缮、翻修、重建,农村人都对家乡有乡愁,所以只能在父母都在的时候,出点钱,盖个新房。
很多农村人对家乡都有一种乡愁,盖新房也是这种心结,毕竟家乡是根,离家再远,也要把根弄好,这也是我们中国人对家乡的热爱。
家,希望父母能留在自己身边。
盖了新房不去住的原因很多,其中最大的原因是“家”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
为什么这么讲?
农村新房即使盖的再好,也没有一家人在一个屋檐下生活的温馨,很多在大城市混的不错的年轻人,都会把父母接走。
因为,在老一辈心里,农村的土才是家,但是在年轻人心里,父母在哪里,那里就是家,会想方设法地把父母接到身边,表达孝心,父母也不好拒绝,这也是有些农村空置新房的原因之一。
古有“父母在,不远游”,现在把父母从农村老家接到身边居住已不是难事,这也是孝心。
隔辈亲,浓浓情意
很多农村盖了新的人,不去住或很少回去住,还有一个愿意就是要给子女带孩子。
没有任何一件事,能比带孙辈,更能让农村父母离开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农村故土,适应一个城里的居住环境,学着说普通话,试着跟城里人交流,心里想着只要能帮衬点孩子就行了。
其实,有些农村人到了城里给子女带孩子,会遇到很多不便,比如口音问题,生活习惯问题,包括交际圈问题,因为除了孩子和孙辈就没有其他说话的人了。
别看盖新房的人不回老家住,其实这里面藏着亲情。
盖新房不去住,并不浪费
上面已经说了,农村人修新房不去住,原因很多,但并不是一种浪费行为。
买了吃得不吃,或者丢掉才叫浪费。
盖房子是宅基地,没有浪费这一说法,最多算大部分时间都空置的新房,逢年过节还是会回来的。
不想盖房的原因:多给子女存点钱
盖了新房不去住,那哪些没有盖的呢?
虽然,盖新房的人很多,但是农村盖新房不是你想盖就能盖的。先不说钱,首先要经过村委会的批准,核实宅基地面积,是原址重建?还是批地新建都是有流程的。
虽然农村富裕了,但是如果完全盖新房,再加内部装修,没有几十万是下不来的,而且对于原地重建的家庭来说,就要考虑新房修好到入住需要借宿到亲戚家,也有很多生活上的不便,虽然这在农村并不叫事,但是总体上盖房不是简单的。
所以,就有人觉得反正盖了也是闲着,不如给子女攒着,资助他们在城里购房安家,然后也会跟随城里的子女生活。
所以,盖新房不去住,只是表象,其实盖不盖新房,哪怕是旧房子,并不是浪不浪费的问题。农村的常住人口也在持续减少,这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城镇化人口逐年增加的原因。
国家也鼓励父母同子女共同居住,子女也有义务赡养父母,特别是农村父母,自己有好条件了,父母应当享享福,但是要酌情考虑父母对家乡的依恋,要多回农村看一看。
要想解决农村盖新房却不去住的问题,其实还是要盘活农村经济,吸引更多年轻人回到农村参与建设,发展三农,改变很多农村家庭为单位的生产模式,其实这些很多沿海或发达地区也在做了。
相信随着发展,永不了多久,农村的年轻人会越来越多,而不是只有闲置的新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