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新闻消息,2024年考研已进入倒计时。红星新闻记者从麦可思研究院获取的相关数据统计结果发现,近年来逆向考研作为一种新的考研趋势,越来越受到考生关注。
数据显示,近五年双非院校应届读研群体中,到双一流院校读研的比例从2018届的43%下降至2022届的37%。与此同时,地方本科院校毕业生为追求名校而读研的占比也呈下降趋势,因就业难暂时读研的比例有所上升。
相关调查结论指出,在考研人数逐年攀升的情况下,尽管考研群体中选取本校或更好大学向上考仍是主流,但逆向考研的人数也不断上升。
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2023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数据显示,近五年应届本科毕业生境内读研比例持续提升,从2018届的14.7%逐年增至2022届的17.9%,上升了3.2个百分点。并且,不同类型院校的应届本科生读研比例差异较大。
《就业报告》数据表明,双一流院校应届本科生国内读研比例增长更快,从2018届的29.4%增至2022届的37.0%,增幅达到26%。《就业报告》分析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一方面在于双一流院校推荐免试研究生的占比较大,且近年来呈上升趋势;另一方面,双一流院校毕业生在考研中整体竞争力较强,考研成功率相对较高。
相比之下,近五年地方本科院校毕业生国内读研比例增速则相对较缓,从2018届的11.7%增至2022届的14.1%。《就业报告》分析认为,这或与地方本科院校毕业生首次考研失利情况更为普遍有关。
图据麦可思研究院
此外,在近年来的考研热潮中,逆向考研作为一种新的趋势逐渐受到关注。所谓逆向考研,是指双一流院校的本科毕业生,考入非双一流院校读研。《就业报告》数据表明,近五年双一流院校应届本科毕业后,在继续读研的群体中,到双非院校读研的比例逐年升高,从2018届的3.8%上升至2022届的5.8%。
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就业报告》分析认为,这反映出在考研难度逐年攀升的情况下,部分双一流院校本科毕业生被迫做出向下兼容的升学选择。不过《就业报告》也同时指出,整体而言,读研群体中选取本校或更好大学向上考仍是主流。但不可否认的是,普通院校考入名校的逆袭读研路径难度有所增加。麦可思研究院调查发现,在近五年双非院校应届读研群体中,到双一流院校读研的比例从2018届的43%下降至2022届的37%。
图据麦可思研究院
本科毕业生选择读研的背后,大多是为了增强就业竞争力。对地方本科院校毕业生而言,逆袭读研能带来更可观的经济回报。如在2014届地方本科院校读研人群中,进入双一流深造群体毕业五年后月收入可达到12442元。但更优渥的经济回报并不体现在非双一流院校深造群体中。数据显示,双非院校深造群体毕业五年后的平均月收入为9507元,不及工作经验更丰富的,学历未提升人群所拿到的9961元的平均收入。
《就业报告》分析认为,这在某种程度上能够说明,学历并非职场成功唯一的敲门砖,长期工作经验积累的素质和能力提升,对毕业生职业生涯发展亦有很大价值。
编辑:周杨责编:张松涛审核:冯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