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路口消息,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今日正式开考。周日第一门公共科目考试结束后,很多考生一致觉得考题“难”,“复习的好像都没考过”。在考生们的热烈讨论下,与考研相关的关键词“威廉华兹华斯”和“背下来的答案成了话题”迅速登上热搜。为什么这两年考研题“反套路”?记者采访了多位考生和相关专家。
【热搜中的考题】
热搜词:后面的回答都成了标题。
考生:不会写。我应该从哪里开始?
这种情况主要出现在上午的思想政治理论科目考试中。走出考场的考生都一致认为:“为什么材料里都是我背的答案?”原来,对于各培训机构年复一年的“极限挑战”,试卷命题组采取了“反挑战”的模式,在主观题上一改以往的命题套路,让很多考生措手不及。“我不会写,不知道从哪里抄!”
据悉,考研政治的题型包括客观题和主观题。客观题以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为主,侧重考生的基础知识,主观题以材料分析题为主,主要侧重考生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考题知识点有国家安全观、八七会议、延安精神、依法治国等。
2023年考研政治试题与往年试题相比,略有变化,但总体上“中规中矩”。至于考生反映的答案,都成了问题。其实在之前的考试中也经常出现,并不是什么“稀罕事”。考研政治除了刷题、背题,就是要教给考生最大的“知识点”。
热搜词:威廉华兹华斯
考生:“我为什么要知道这个外国人的名字!”
同样困扰考生的还有下午英语考试中的翻译细节。据考生回忆,英语卷中有一道题与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威廉华兹华斯有关。要求考生根据相关英文翻译中文,包括华兹华斯的英文名威廉华兹华斯。
“我为什么要知道这个外国人的名字!”考生不禁开始吐槽,答案可谓五花八门。“Voss沃斯”“Williamsworth”等奇怪的译名都出现了。有些人连“威廉”的“连”字都没写。“我知道华兹华斯,甚至知道他对诗歌的艺术观点,但我的思维卡住了,我忘了怎么写廉,所以我把威廉华兹华斯写得很丑。”一位网友这样说。
同样受到关注的还有2023考研英语作文。试卷提供了一张赛龙舟的图片,似乎在暗示不难。“传统文化”和“振兴乡村”相关话题的作文都可以写,甚至还有点深度。而有的人连“龙舟”的英文翻译“龙船”都不会写,直接写“龙周”。
【为什么考试题目一次次“反套路”?】
背诵文学常识是翻译不出华兹华斯的。
纵观近两年的考研试题,不难发现,“反常规”已经成为一个频繁出现的关键词,无论是在公共科目还是专业课,甚至是一些高校的复试中。这个“华兹华斯”和“龙舟赛”就是很好的例子。
一位考生说:“我能完整地背诵华兹华斯的诗歌理论,知道他的诗集,知道他的《抒情歌谣集序言》被誉为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宣言。他、柯勒律治和骚塞合称为英国湖泊诗人。但在我的英语答卷上,华兹华斯是他的名字沃斯……”
南京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孙永斌认为,在翻译部分,如果只是威廉华兹华斯的名字翻译错误,而整句或整段的意思理解正确,并不会对分数产生很大影响,只是扣掉了人名的分数点。但是对于考生来说,了解名人的相关信息也是复习的重点。再比如写作部分的“龙舟”。如果能举一反三,学会讲道理,就解决了。每年端午节,我们都赛龙舟。所以端午节的英文翻译其实隐含了“龙舟节”这个英文单词。
孙永斌说,英语文学和中国传统文化都是考生复习时需要掌握的内容。英语是一种世界性的语言。只有学好英语,讲好中国故事,才能真正做到中英文融合。
对于考研来说,复习方式不得不改变。
二战考生王承认自己是“被困”考生之一。“去年我其实进入了复试,背了文学史。我家的墙上贴满了思维导图,所以我担心我会错过什么。我还以为老师问完概念就开始背古诗了呢!”
小王是文学专业的。“当时老师问我,‘你读过白居易的哪些诗?’我想了想,挑了局长的《琵琶行》。结果老师立马说“我们俩都不开心——到天荒地老”让我背下来!”王结结巴巴的出来“我们认识一下。我们理解。熟人有什么关系?”,所以他永远也背不出下一句话。
“我今年换了一个学校!只要我知道白元诗派,我为什么还要背诗?我觉得去年那所学校的复试是不人道的。”小王的愤怒,在老师眼里是另一番景象。一位大学教授说,考研命题之所以越来越“反常规”,正是为了“沙里淘金”。部分学校和部分考生存在“为了考研而考研”的现象。从大一备考,大二复习,大三巩固,大四冲刺,整个本科期间都在准备考研。除了重复复习要考的理论概念,没有参加实践活动,没有写论文,连基础知识储备都出了问题。这样的学生即使考研得了高分,进入研究生阶段后也或多或少会“跛脚”。
还有一位理工科教授深有感触。他说他招了一些学生,初试和复试成绩都不错。但进入研究生阶段后,他们发现自己的动手实验能力很差。他们了解后发现,这些学生在本科阶段几乎没有进过实验室。
专家建议:职业能力考试加码为宜。
专家建议,考研不妨加大对专业能力的考察,从起步阶段就提高专业课的地位。高校复试阶段增加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考察。选择真正符合要求的学生,形成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