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日报-消息称,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最新人口数据。2022年末全国人口14.11亿人,比2021年末减少85万人。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我国人口出生率为6.7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60,这是自1960年以来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首次为负。
出生率的持续下降涉及社会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晚婚晚育是直接原因之一。
初婚的数量很低。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22》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初婚人数为1157.8万人,比去年减少70.8万人。这也是多年来初婚人数首次跌破1200万,创下1985年以来的新低。
从近20年的数据来看,我国初婚人数的峰值是在2013年,达到2385.96万人。自2013年以来,初婚人数逐年下降。去年,中国的初婚人数仅为八年前的48.5%。
从年龄来看,按照《中国人口普查年鉴——2020》,2020年中国平均初婚年龄为28.67岁,比2010年晚了近4年。
具体到各省,中国不同地区初婚人数差距相当明显。2021年,广东和河南的初婚人数位居全国前两位,分别为98.74万人和92.12万人,而宁夏、青海和西藏的初婚人数均未超过8万人。
经济压力可能是婚姻的最大障碍
微博中关于话题#年轻人为什么不想结婚#的民调数据显示,在44000多张选票中,25岁至28岁是大多数网友结婚的理想年龄,而25岁之前结婚的仅占6%。
来自工作、购房、教育的经济压力是选择晚婚的主要原因,占比近六成。
网友栗子在评论区说,现在结婚成本太高了,彩礼几十万,婚礼几十万,房子至少上百万。作为一个90后,刚刚步入工作岗位。
另外,不愿意凑合也是年轻人推迟结婚的原因之一。
1976年出生的房建在福建厦门独立经营一家净水器公司。46岁的他说起至今未婚的原因。坦白说,他早觉得自己还年轻,不急着找对象。到了这个年纪,我好像开始习惯一个人的生活了。反而觉得“缺总比虐好”,更执着于找一个真正喜欢的伴侣。
除了晚婚,持“不婚”观念的适婚单身者也在增加。
去年8月,艾媒咨询发布《2021年中国当代不婚主义白皮书》。在其抽样调查的3893名单身者中,确定不结婚的比例约为4%,一线城市30岁以上未婚女性比例更高。
报告显示,“未婚”人群在高学历、高收入人群中出现的比例更高。他们经济独立,生活舒适,形成了“单身者自洽”的状态。
但是,“不结婚”并不意味着拒绝任何感情关系,有13%的人群在积极寻找伴侣。
“虽然习惯了一个人生活,但工作之后,回到黑漆漆的家里,难免会感到孤独。”46岁的房建承认,他仍然对婚姻抱有期望。“我平时觉得身边很少有人分享什么值得庆祝的事情,尤其是生病的时候。”
现代化程度落后于延迟初婚的水平。
除了以上原因,社会现代化程度也是考察婚姻变迁的重要因素。
“推迟初婚”最早出现在西欧国家,伴随着现代化。它是在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协调统一下实现的自发变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但在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教授陈伟看来,中国的“初婚延迟”现象与社会现代化发展不同步,社会现代化程度滞后于初婚延迟水平。
从数据上看,我国初婚男女平均单身年限达到了2000年计划生育政策倡导的晚婚标准,但当时我国人均GDP不足1000美元,高校入学率不足8%,城镇化水平刚刚超过35%。且45-49岁未婚人口比例不到4%,“推迟”程度相对较轻。
相比之下,加拿大男女平均单身年数在1979年达到相同水平,45-49岁未婚人口比例约为7%。但当时的加拿大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高校入学率超过50%,城市化水平达到75%以上。
1970年,法国和丹麦达到了“延迟初婚”的水平,但人均GDP、高等院校入学率和城市人口比例也高于中国。
陈伟教授说,在21世纪初之前,现代化并不是中国推迟初婚的主要因素。受法律和政策的影响,初婚的起跑线被迫改变,这是在经济不发达的情况下的提前延迟。
一些亚洲国家也存在类似的情况。
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的越南、泰国、日本、韩国都是如此。1970年,韩国男性平均单身年限达到27岁,早于许多西方国家,但当时的韩国人均GDP仅为279.3美元。
但到了后期,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差距逐渐缩小。此外,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文化观念的传播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从而进一步加速了初婚的延迟。
目前,中国与其他国家在人均GDP上的差距已经大大缩小,高校的入学率和城市化水平也有了显著提高,尤其是中国,在延迟初婚的年龄上,基本超过了其他所有国家。与之前相比,现阶段中国的初婚延迟更符合现代化程度。
初婚年龄还是比国际早。
虽然中国的初婚年龄有所推迟,但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男性和女性结婚更早,结婚率更高。
北京大学社会研究中心助理教授于佳在一项研究中提到,中国25-29岁的男女中,超过一半和近四分之三的人已经步入婚姻殿堂,远高于除俄罗斯以外的其他国家。
在英国、意大利、西班牙等欧洲国家,同年龄段只有约15%的男性和约30%的女性结过婚,60-64岁年龄段的未婚率接近10%。
晚婚后的利弊
社会晚婚程度的不断加深,是现代化进一步推进的必然结果。多项数据表明,这种婚姻模式会对人口结构产生一些负面影响,但也有效促进了单身经济的崛起。
在人口结构上,晚婚造成的后续影响有:一是出生人口持续减少,出生率降低。
据估计,初育年龄每推迟一个月,总生育率就会受到8%左右的影响。虽然2015年底中央决定全面放开二孩,次年中国出生人口升至1786万,但动力明显不足,2017年降至1725万,2019年降至1465万。在过去的40年里,中国的出生率从17.8下降到10.5。
第二,随着人们平均寿命的不断提高,人口结构将进一步趋于老龄化。
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已达14.2%。人口结构老龄化不仅增加了社会养老负担,也在一定程度上拖累了国家财政。
尽管如此,晚婚晚育对社会没有坏处。它对单一经济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社会提供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根据尼尔森的数据,单身人士比非单身人士更愿意在餐饮和娱乐上花费,他们也更注重自我投资,倾向于追求高品质、高q
此外,许多城市的单身白领倾向于购买小电器,这也使得小家电的需求逐年增加,市场潜力日益显现。随着单身人群的增长,这一群体的消费行为受到更多关注,单身经济的热度将继续攀升。
综上所述,中国的婚姻模式正在逐渐过渡到介于“传统”和“现代”之间的晚婚模式。尽管近年来有“聚少离多”的大趋势,但婚姻的稳定性在世界范围内仍处于较高水平。未来,随着现代化的进一步深入,中国推迟初婚的空间还是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