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则不实消息,搅得人心惶惶。据报道,近日,多地网传“退休人员必须在2023年1月完成待遇资格认证,否则养老金将会停发”消息,引发网民关注。对此,人社部已发文紧急辟谣,多地人社部门也发布公告予以澄清。
“不认证将停发养老金”,这个谣言太拙劣,不合逻辑,不符情理,但击中了很多人的“软肋”,于是就信了。一信,就慌。心慌的人一多,社会就容易乱。
图片来源:新华社
因此,我们必须追问,“不认证将停发养老金”是谁炮制的,意欲何为?有一种说法:一些试图浑水摸鱼的骗子通过散布谣言,推送虚假网站,打着可以代办认证的幌子,诱导一些退休人员和城乡老年居民填写身份证、银行卡等信息并从中牟利。如果此说属实,相关部门就应尽快打击,依法处理。
此外,这样的谣言在年关传出,耐人寻味。养老金是老年人的养老钱、救命钱,别说停发,就是缓发,也容易引起社会情绪的波动,哪个部门都不敢也不会造次。在这上面做文章,可不是小事。
当然,认证是必要的。所谓认证,是指领取社会保险待遇资格认证,认证时间一般是一年一次,各地区社保部门对于认证时间的安排存在不同的做法。谣言非要把认证与停发养老金画上等号,并信誓旦旦地称养老金亏空了,老百姓领不上养老金了,就是故意添乱。
事实上,2022年,我国全年社会保险基金收入7.1万亿元,支出6.6万亿元,年底累计结余7.4万亿元,基金运行平稳。我国各项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能够实现基金长期收支平衡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能够维护广大参保人的合法权益,使其能依法享有养老保障。
养老金最容易牵动社会神经。从“不认证将停发养老金”掀起一场不大不小的波澜看,不信谣、不传谣仍是底线要求,对此,广大网友应保持足够警惕,不能听信谣言、乱了阵脚;与此有关的信息应引起职能部门注意,碰到不实消息应及时辟谣,以正视听;相关执法部门也应依法出手,维护网络空间清朗。
(原标题:人民网评:必须对“不认证将停发养老金”的谣言刨根问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