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统计,自中国疾控中心发布数据以来,2022年12月8日至2023年2月9日,医院累计新冠肺炎相关死亡人数超过8万人。自2023年以来,中国报告的阳性病例和死亡人数波动下降。
1月27日,三亚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室内就诊人数很少。新华社记者刘邓摄
90%以上的病例是由基础疾病合并新冠肺炎感染引起,导致病情加重和死亡。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统计,2022年12月8日至2023年2月9日,全国31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疗机构累计收治新冠肺炎相关死亡病例83150例。
其中,6631例死于新冠肺炎感染引起的呼吸衰竭,约占7.97%;基础疾病合并新冠肺炎感染76519例,约占92.02%。
2022年12月9日至2023年2月6日,新冠肺炎感染死亡人数于2023年1月4日达到日峰值4273例,之后持续下降,至2023年2月6日降至102例,较峰值下降97.6%。
中国医院新冠肺炎感染死亡病例的变化基于31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报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阳性人数和阳性率呈波动下降趋势。
自2022年12月9日起,各省报告人群核酸检测阳性人数和阳性率先升后降。阳性人数在2022年12月22日达到峰值694万后波动减少,2023年2月6日降至最低0.9万。
抗原检测阳性人数和阳性率也从2022年12月9日开始快速上升,12月22日达到高峰,阳性人数达33.7万人,阳性率为21.3%,随后波动下降,2023年2月6日达到最低,阳性人数为784人,阳性率为0.4%。
我国主要流行毒株为BA.5.2.48和BF.7.14
2022年12月1日至2023年2月6日,中国共报告新冠肺炎基因组14515例,均为Omicron变异体,有31个进化分支。主要流行菌株为BA.5.2.48,占60.9%,其次为BF.7.14,占28.3%。
此外,还发现了13个突变菌株,包括1个XBB.1、5个BQ.1.1、1个BQ.1.1.17、4个BQ.1.2和2个bq.1.8。
总的来说,BF.7及其后代是北京、天津和内蒙古的优势菌株。江苏BF.7及其后代分枝与BA.5.2及其后代分枝基本相同;BA.5.2及其后代是其他省份的优势菌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