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北京青年报客户端消息,前不久,“钟传师傅在火锅店当清洁工”的新闻冲上热搜,引发了网友对年轻人择业观的大范围讨论。这个话题也引起了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安徽理工大学校长梁缘的关注。
2023年全国人大召开在即。在接受《北京青年报》采访时,梁缘表示,我们应该以平常心看待就业这个话题,接受年轻人多样化的就业选择。此外,梁缘还对当前的就业形势做了详细的分析,称未来的就业形势将随着新冠肺炎的“B级管理”而逐渐好转。
北青报:近期多个省份2023年公务员扩招超过50%,公务员和事业编这两个相对“稳定”的职位再次受到毕业生追捧。大家甚至调侃说“宇宙的尽头就是考编”。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和一所大学的校长,你如何看待近几年的就业形势和未来?
梁缘:近年来,由于经济不景气和新冠肺炎疫情,就业岗位减少,就业渠道不畅,给高校毕业生就业造成了很大压力。毕业生求稳心态突出,公考报考人数连年增长。
我认为,随着新冠肺炎的“B类管理”,未来的就业形势将会逐步改善。首先是经济的逐渐复苏。随着疫情防控优化政策和各项稳定经济措施的进一步落实,我国经济持续向好,将带动就业需求扩大,就业岗位增加。此外,服务业的改善也会促进就业增长。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会带动住宿、餐饮、旅游,增加居民出行、交通物流、消费活动等。并吸引更多毕业生就业。与此同时,各地稳就业政策也在持续发力,为就业稳定提供了有力保障。
北青报:据统计,2021年清北69%的毕业生进入体制内。很多网友认为名校毕业生毕业后没有从事科研,而是去考试。有的大材小用,会导致高端和科研人才流失。对此你怎么看?
梁缘:进入体制内的清北毕业生,69%都是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国企,与科研密切相关。我觉得不能说他们大材小用,导致高端和科研人才流失。鉴于此,建议高校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出台相关政策,加强教育、科研和企业的对接,鼓励和支持高水平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形成合力,加快提高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高层次人才创新能力。
北青报:前不久,“2011届毕业生五年攒下5000元,钟传师傅在火锅店做保洁”的新闻引起广泛关注。如何看待「中川师傅在火锅店打扫卫生」的现象?
梁缘:一方面,这种“高开低走”的现象告诉我们,现在的年轻人有更多的选择和更好的心态。它们既不“平”,也不“烂”;不抱怨,不放弃,不老;仍然对未来充满信心我们需要以平常心对待就业的话题,接受年轻人更多的就业选择。
另一方面,我们也呼吁社会各方面不断拓宽就业渠道,为青年人提供更广阔的就业空间,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到国家的重点地区,到他们能够充分发挥专业特长的地方,鼓励他们到基层去工作
在促进毕业生就业方面,首先,学校党委常委会成立工作专班,实行工作日研判、周通报、月会商。其次,以平台模块、必修选修、基础专业、理论实践、课内校外教育等形式,建立了跨校、跨学院、跨专业、跨学科的人才培养机制。在拓宽就业渠道方面,学校领导班子带头积极走访企业拓展岗位,深化校企合作,对接供需,拓展就业岗位。此外,依托网上“云就业”平台建设,推出网络呈现、网络双选、微就业、云就业等服务。线下专场招聘会、团体招聘会、大型双选会同步举行,每年邀请2000多户单位来校招聘。最后,学校还积极优化就业服务流程,构建覆盖学业规划、能力建设、职业指导、素质提升的全方位就业服务网络。并依托教育部“宏志助航”就业能力培训基地,实施“资助、心理辅导、技能提升、岗位推荐”,确保重点群体毕业生顺利毕业、早日就业。
北青报:你认为在目前的就业形势下,毕业生找工作需要综合考虑哪些因素?他们应该树立怎样的就业观?
梁缘:当前,世界发生了百年不遇的巨大变化。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中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不可预测因素增多的时期。中国改革发展稳定仍面临需求萎缩、供给冲击、预期减弱等诸多深层次矛盾。经济复苏的基础还不牢固,各种意外因素随时可能发生。
我认为在目前的就业形势下,毕业生应该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观念,既要立足当下,又要着眼未来。现在平等包容的就业氛围越来越浓,能让毕业生自强自立的工作不计其数。以后在谋生的基础上,希望毕业生能结合自己的专业和特长,选择自己喜欢的职业,发挥自己的特长,贡献自己的力量,在自己喜欢的平台上成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