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媒消息:最近,政协委员、中央戏剧学院院长荣昊在网上掀起了一阵涟漪。荣昊说,不管脸有多漂亮,它总会变老。一个演员最后会为文化而战,他能走多远取决于文化。“现在网络上‘孤注一掷’的说辞,恰恰说明随着社会的发展,观众对演员的要求越来越高。”
郝院长的话很真诚,不仅直指当下流行的热词——“拼命文盲”,更直指当下娱乐圈暴露出的畸形现象。
“拼命文盲”其实有两层意思:一是在面对粉丝、商家、大众的公共场所,一些明星在接受采访或对话时答非所问、支支吾吾甚至缺乏基本常识,暴露出极其低下的文化素养,使自己的处境极其尴尬;第二,这些明星表现出来的文化素养,让粉丝和大众感到绝望。
比如有的明星写错了所有三年级小学生都会写的汉字;有的面对“对角色的理解”的面试,却说不出个所以然;有的甚至独树一帜,创造了“某种语言”。显然,这种双向的绝望已经无法维持,也很难维持。
其实并不是观众对演员的要求越来越高,而是一些演员的演技和文化素养越来越低,一再降低观众的期望值,甚至闹出笑话,到了不忍直视的地步。我们以为“水涨船高”,没想到“水落石出”。直到他们搁浅,露出空空的船底,我们才发现这已经成为一个行业问题。
更尴尬的情况是,部分演员不思进取,但观众的整体文化素养却在提升。2022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已突破1000万,预计2023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到1158万。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一些偶像艺人的言行表现出中学水平甚至小学水平的文化素养,必然会导致极大的尴尬。
在初尝移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红利之后,在对“流量营销乱象”进行规范化治理之后,靠所谓的颜值和流量还能走多远?时代在变,演员不能放弃一切。演艺圈,顾名思义,本质上靠的是演技,最终考验的是“艺术”,也就是个人的专业能力和文化素养。
所谓的偶像,应该是自我激励的榜样,是人生奋斗道路上的方向指示器,是我们想要成为的人。现在,出现了偶像和大众文化素养的倒挂,那种鼓励和崇拜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复杂微妙的心理体验。当一个偶像只能被人喜爱的时候,那么它就只能一步一步走向绝望的边缘:岁月催人老。
当然,娱乐圈不是没有低学历的优秀演员,也不是没有低学历低价值的优秀演员。他们通过后天的努力,让我们看到了成长和蜕变,这本身就构成了另一层偶像意义,激励着更多的人。所以现在的一些明星艺人,缺的可能不仅仅是学历。
不怕“拼命文盲”文化素养低,就怕“拼命文盲”不读书。真正的绝望,不是先天不足,而是后天努力不足,放弃了一个艺术家对艺术的本质追求,只想着快速快速的赚钱,从而失去了可持续的职业生命力。
“绝望的文盲”先是成为娱乐话题,然后是社会话题,再然后是两会话题。这也说明整个社会对“拼命文盲”演员的容忍度越来越低。不进则退。不好好学习,增强技能,真的会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