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财经消息,当地时间周二,美国总统拜登将与国会两党高级官员会晤,旨在解决已经持续近三个月僵局。
上周,美国财长耶伦已经发出了警告,美国最快将在6月1日发生违约。分析认为,相关风险将导致美国陷入衰退,失业率大幅上升,溢出效应进而将波及全球。外界对本次会面能否达成协议持谨慎态度,两党拉锯博弈可能刚刚开始。
美国国会
立场分歧明显
按照安排,拜登将与众议院议长麦卡锡会面,一同参加会谈的还包括参议院多数党领袖、民主党人舒默和参议院共和党领袖麦康奈尔,以及众议院民主党党鞭杰弗里斯。
债务上限是美国政府被允许向金融市场举债的总规模上限。当政府债务触及债务上限,且没有国会新一步授权的情况下,联邦财政部将不能发行新增债务,也不能通过这些新增债务募集的资金来偿还其过往债务的本金和利息。为了解决一战前夕财政支出加速的问题,美国国会1917年通过立法首次设立债务上限,财政部将发行国债为有序支付提供政府资金提供支持。二战前夕,国会授予财政部更大的权利以管理国家债务,同时债务总体限制。从那时起,两党开始就提高联邦借贷限额在国会展开了斗争。
盛宝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雅各布森此前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和此前一样,这是一场毫无意义的政治斗争,问题最终会找到解决办法。他认为,美国国会确实应该把重点放在减少预算支出上,因为赤字率在未来十年内不太可能低于5%。
目前双方立场分歧巨大,民主党呼吁立法者无条件地提高联邦政府借款限额。共和党方面则坚持,众议院不会批准任何不削减开支以解决日益增长的预算赤字的协议,民主党应该认真对待众议院此前通过的立法提案。然而由于该法案在民主党控制的参议院根本没有通过的机会,这也让债务违约的疑云越来越大。
为了警告问题的严重性,耶伦此前在谈及违约期限时曾表示,“联邦政府不太可能向数百万美国人发放款项,包括我们的军人家庭和依赖社会保障的老年人从长远来看,违约将使借贷成本永久上升。”她认为,国会应该“无条件”提高或暂停债务上限。
考虑到共和党方面的强硬态度,民主党也在寻求其他解决办法。众议院民主党人一直在考虑使用一种被称为解除请愿书的议会程序,通过投票提高债务上限。不过一些分析人士对这一策略表示怀疑,称从政治和众议院规则来看,这比通常想象的要困难得多。
参议院层面上,民主党正在考虑通过一项法案,无条件暂停债务上限至2024年12月大选之后。目前民主党在参议院100个席位中占据51席,按照债务相关法案最低60票通过的要求,民主党需要获得至少9名共和党人的支持才能“闯关”。
麦康奈尔随后驳斥了参议院债务上限法案的想法,称麦卡锡和拜登必须达成协议。“参议院没有解决方案。”他说。舒默称,他将等到白宫会议后再决定如何推进。“我们必须坚定立场,我期待着总统在会议上直接向议长解释他提议造成的伤害,我希望这会让冷静的头脑占上风。”
违约后果可能很严重
如果美国国会未能即使就债务上限采取行动,实质性违约可能会削弱美国经济,扰乱全球金融市场。鲍威尔在上周议息会议后的新闻发布会上再次发出了警告,在刚过去的伯克希尔股东大会上,巴菲特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
第一财经记者注意到,今年1月,美国已经达到了债务上限,但财政部使用特别措施来防止美国违约。当时财政部营运现金TGA余额为3464亿美元,这也是触发债务上限后财政部维持政府运作的最后资金。财政部能继续实施“非常措施”多久,部分取决于政府今年春季收取的2022年税收。这一次,麻烦可能真的要来了。
标普全球市场数据显示,目前美国五年期信用违约互换升至2011年以来最高,一个月期美债收益率近期异动拉升。根据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的最新统计数据,杠杆型对冲基金在截至5月2日的一周内,将美国国债期货的整体空头比例推高至历史高位。同时这也是对冲基金连续七周对美债的看空押注增加——该项数据创下自2017年以来的最长纪录。
耶伦在最新表态中称,如果国会不采取行动,美国可能会看到金融市场出现混乱,债务上限谈判不应该以“威胁美国人民”的方式进行。她还警告称,诉诸第14修正案将引发宪法危机。
如果美国违约会发生什么?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本月初发布的分析报告显示,短期违约将导致50万个工作岗位流失,失业率上升0.3个百分点,年化GDP将下降0.6%。若违约持续一整个财政季度,则将使股市暴跌45%,GDP下降6.1%,失业率上升5个百分点,导致830万人失业。
回顾历史,2011年,华盛顿在债务上限问题上的政治僵局让美国历史上首次失去了标准普尔最高的AAA信用评级。该评级机构表示,美国政治体系变得不那么稳定。标准普尔500指数在当年危机期间下跌了15%,受美国联邦支出影响最大的板块下跌了25%。
高盛警告称,今年债务上限的不确定性可能也会导致金融市场大幅波动。如果不能及时提高债务限额,将给政府支出和最终经济增长带来比国债本身更大的风险。这是因为为了避免美国债务违约,联邦政府会转移资金,继续支付美国国债的利息。“这可能会严重打击消费者信心。”高盛写道。